我看进击的时候没有恨过任何人,虽然淡淡地会希望琳琳自由。但beyond不一样......如果是26话的长度我大概能谅解,但13话就太急了,不解释说明清楚我就直接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
破大防了可以说是
毛象发不了十张图总之大家意会一下,选几张发发
【CPSP摊宣】FATE-迦勒底 迦周连摊
【摊位名】洋基巴巴爸爸酒店
【摊位号】捌A18
10.7/10.8双日参展
开摊时间:10-11点之间 
完整摊宣在这
https://weibo.com/5315869776/Q78ZqyEeW
乐子大了。
gwf(俗称墙)的源代码,文档,沟通记录等等都被公开了,有600G之多,之前的许多关于墙的猜想都被证实了。
方滨兴(什么时候死啊)的公司参与了墙的开发,这次也是他的公司泄露出来的数据。
https://gfw.report/blog/geedge_and_mesa_leak/zh/#%E5%AF%B9%E6%8A%A5%E9%81%93%E7%9A%84%E6%91%98%E6%8A%84
《中国学者《科学》论文接受率为北美同行 1/4》 研究人员使用来自《Science》及其姊妹期刊《Science Advances》内部数据,统计了超过 11 万份论文投稿,其中《Science》投稿接近7万份。结果显示《Science》对所有论文的平均接受率为6.1%。然而在国家层面上,差距异常明显:中国学者的论文接受率只有 2.3%,而美国与加拿大学者则达到 8.3%。此外机构知名程度、共同作者的数量,乃至学科主题,都在无形中塑造着论文不同的命运。调查发现,知名机构的论文更受《Science》青睐。知名程度处于“第一或第二梯队”的机构,论文接受率为 11.6%;而“最末梯队”的机构,接受率仅为 3.4%。共同作者越多,论文接受率越高。有 |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82422
小动物爱好者,饿死,狒狒,玩各种单机,不定时发生爆炸或者自闭,比起人类,首先是一个同人女,所以有时会做没人性的事情
没有推文的账号的关注不会通过,在此致歉